在管道安装过程中,若遇到封头半管与接管冲突需要绕行时,需结合管道布局、封头结构及工艺要求选择合适的绕行方式。以下是详细的处理思路和方法:
一、前期准备:明确冲突场景与技术要求
确认封头类型与接管位置
封头常见类型:椭圆形、碟形、球形等,不同封头的曲面弧度会影响管道绕行路径。
接管位置:确定接管在封头上的坐标(如周向角度、轴向高度),以及管径、压力等级等参数。
参考设计规范与工艺需求
遵循《压力管道规范》(如GB50316)、ASMEB31.3等标准,确保绕行后管道的应力、坡度、支撑符合要求。
若为工艺管道,需考虑介质流向、流量、温度等因素,避免绕行导致流阻增大或积液。
二、常见绕行方案及技术要点
1.水平绕行(适用于接管沿封头周向分布)
方案描述:在封头外侧沿周向敷设管道,绕过接管后回归原路径。
技术要点:
使用弯管或弯头(曲率半径一般≥3D,D为管径),减少局部阻力。
若空间受限,可采用U形弯或Ω形补偿弯,同时增加支架固定,防止振动。
示例:若接管位于封头右侧,管道可从左侧水平绕行,通过两个90°弯头完成转向。
2.垂直绕行(适用于接管沿封头轴向分布)
方案描述:管道沿封头轴向(上下方向)绕行,避开接管高度位置。
技术要点:
利用封头顶部或底部的空间,采用立式弯管或Z形弯,确保管道坡度(如介质为液体时坡度≥0.002)。
若接管靠近封头顶部,管道可从下方垂直绕行,通过支架支撑避免下垂。
3.斜向绕行(适用于空间复杂场景)
方案描述:结合水平与垂直方向,以斜线角度绕过接管,形成三维空间路径。
技术要点:
通过三维建模软件(如AutoCADPlant3D)模拟路径,避免与其他设备干涉。
使用冲压斜弯头或定制管件,确保接口密封性,时进行应力分析(如CAESARII软件)。
4.分支绕行(适用于多接管密集场景)
方案描述:将主管道分为分支,绕过接管后再汇合,或调整接管位置(需设计方确认)。
技术要点:
分支管道需设置阀门或止回阀,避免介质反流;汇合处需保证流速均匀。
若接管可调整,需重新核算封头强度(如开孔补强计算),并提交设计院审批。
三、关键工艺要求与注意事项
管道支撑设计
绕行后管道跨度增大时,需增加滑动支架或固定支架,防止热胀冷缩导致变形。
示例:水平绕行管道每6-8米设置一个支架,垂直段每4米设置导向支架。
应力与补偿控制
高温或高压管道需通过膨胀节或自然补偿弯吸收热应力,避免接口泄漏。
参考ASMEB31.3中的应力计算公式,确保弯曲应力≤材料许用应力的1.5倍。
焊接与检验要求
绕行管件的焊接需符合AWSD1.1或GB50236标准,焊后进行RT/UT探伤(高压管道检测)。
若为不锈钢材质,需进行酸洗钝化处理,防止晶间腐蚀。
空间干涉规避
结合BIM模型或现场放样,确认绕行路径与其他设备(如仪表、支座)无碰撞,时调整管道层级(如高压管道优先布置在上层)。
总结:绕行流程与合规性建议
流程步骤:
①现场测量接管坐标与封头尺寸→②三维建模模拟绕行路径→③应力分析与支架设计→④材料采购与预制→⑤现场安装与检验。
合规性提示:
所有绕行方案需经设计院或监理单位审核,涉及压力管道时需办理施工告知手续。
若为特种设备(如压力容器),绕行后需重新进行耐压试验(如液压试验、气压试验)。
通过以上方法,可在确保与合规的前提下,解决封头上半管与接管的冲突问题。实际操作中建议结合现场工况与专业软件辅助设计,避免因路径规划不合理导致的系统故障。
文章来源于:http://www.wxlongxian.com/problem_detail.asp?id=635